所有产品均按照出口标准生产,打造行业品牌...
语言选择: 简体中文简体中文 line EnglishEnglish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 Home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铜和锌在农作物中的作用有哪些?

铜和锌是作物中的两种重要的元素,虽然添加量极少,但是不可或缺,特别是在亚磷酸钾水溶肥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铜和锌,对作物的生产,抗病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具体磷,钾,铜,锌的合理比例需要根据不同作物,地理环境的变化而酌情科学设计。那么,铜和锌在农作物中的作用有哪些?下面我们从2个方面加以详细探讨。

 

一,铜在农作物中的作用

铜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参与作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和呼吸作用。同时,铜在电子传递和酶促反应中起作用。铜参与酪氨酸酶、虫漆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系统,在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末端起氧化作用,参与质体蓝素介导的光合电子传递,对形成根瘤有间接影响。铜对叶绿素有稳定作用,防止叶绿素被过早破坏;参与蛋白质和糖代谢,与呼吸作用密切相关。质体蓝素是含铜蓝色蛋白质,是PSI中光合电子传递链上的一种组分,在光合电子传递和能力转化中有重要功能。铜存在于很多氧化酶中,如过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多酚氧化酶等。抗坏血酸氧化酶将分子氧还原,而抗坏血酸羟基化变成脱氢抗坏血酸。这种酶存在于细胞壁和细胞质中,为末端呼吸氧化酶,也可能与酚酶结合。多酚氧化酶能将一酚氧化成二酚,再氧化成醌。醌化合物能起聚合作用形成棕黑色化合物。过氧化物歧化酶以及在过氧化基团的*作用中需要铜和锌。在叶片中过氧化物歧化酶大部分集中在叶绿体,尤其在叶绿体间质中。所有好气微生物中都有这种过氧化物歧化酶存在。厌氧微生物缺乏过氧化物歧化酶,所以不能忍受分子氧。

 

二,锌在农作物中的作用

锌在作物营养中的功能主要是作为某些酶的组成成分和活化剂。这些酶在作物体内的物质水解、氧化还原过程和蛋白质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能促进光合作用和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形成。锌是碳酸酐酶的组分,碳酸酐酶促进二氧化碳的释放和加速二氧化碳透过脂质膜进人叶绿体,为二磷酸核酮糖羟化酶提供底物。锌能抑制RNA水解酶的活性、稳定核糖体。缺锌时RNA含量减少,蛋白质合成受阻。锌与碳水化合物转化有密切关系,参与叶绿素的合成,促进光合作用。锌营养能促进丝氨酸和吲哚合成色氨酸。吲哚乙酸由色氨酸转化而来,因而锌营养能促进生长素的合成,促进幼叶、茎端、根系的生长。锌与色氨酸合成酶和色胺代谢有关。锌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构成酶上,锌作为酶与基质的桥键,*早发现的锌酶是豌豆等植物分离的碳酸酐酶,其后又发现了磷酸丙酮酸羟化酶等多种含锌酶类。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含锌复合酶分布在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解酶类、异构酶类和合成酶类六大类中已达59种。锌还可以活化草酰乙酸氧化酶、烯醇化酶等。锌的另一重要功能是参与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合成。由于它是合成色氨酸的催化剂,而色氨酸则是合成吲哚乙酸的前身。吲哚乙酸对于细胞的正常伸展特别是茎细胞是必需的。锌对作物根系细胞膜、细胞结构的稳定性及功能完整性都必不可少,锌起保护根表或根内细胞膜的作用,可提高作物的抗早能力。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亚磷酸钾水溶肥中添加铜锌等微量元素,如果配方不合理,或者选用的铜锌原料不合适,很容易造成水溶肥的沉淀,导致作物无法吸收。需选用水溶性的铜锌原料或者不会彼此发生拮抗的原料混配。


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电 话:+86 512 36622455

传 真:+86-512-36874501

手 机:+86 13358057724

邮 箱:armandliu@foxmail.com

地 址:江苏省昆山开发区富春江路13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