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与ABS共混可提高PC的抗冲击性,改善其加工流动性及耐应力开裂性。PC,ABS氧指数低,容易燃烧,次磷酸铝,二乙基次膦酸铝,聚磷酸铵APP,MPP,MCA等无卤阻燃剂不适用,一般采用溴锑复合阻燃母粒。在PC与ABS共混过程中,共混物的性能与共混比、ABS的组成、增容剂的种类及用量、共混的工艺有关。如熔体流动速率为11g/10min的PC与熔体流动速率为18g/10min的ABS(ABS中含PS63%、AN23%、B14%)共混,共混温度在220℃左右时,PC/ABS共混物的屈服强度、屈服应变及断裂伸长率随共混比的变化如图4-5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共混物的屈服强度、断裂强度以及屈服伸长率、断裂伸长率都随共混物中ABS用量的增加而有所下降。在PC/ABS配比为60/40时,共混物的抗冲击性明显优于纯PC。
PC/ABS共混物的性能还与ABS的组成有关。PC与ABS中的SAN相容性较好,而与PB(聚丁二烯)相容性不好。因此,在PC/ABS共混体系中,不宜采用高丁二烯含量的ABS。如分别采用几种具有不同化学组成的ABS:一种ABS中含丙烯睛(AN)25%、丁二烯(B)16%和苯乙烯(St)59%;另一种含AN25%、B 50%和St 25%;再一种含AN25%和St75%,即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SAN)。分别与PC在270℃温度下共混,其共混物中含SAN时,共混物的模量和拉伸强度*。而含B为16%的ABS共混物较含B为50%的ABS共混物的模量和拉伸强度要高。ABS本身具有良好的电镀性,因而,将ABS与PC共混,可赋予PC以良好的电镀性。帝人公司开发出电镀级的PC/ABS合金,可采用ABS的电镀工艺进行电镀加工。ABS具有良好的加工流动性,与PC共混,可改善PC的加工流动性。GE公司已开发出高流动性的PC/ABS合金。
PC与ABS共混时加入适量的增容剂可明显改善共混物性能,常用的增容剂主要有ABS与马来酸酐的接枝共聚物(ABS-g-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PVC等。如采用ABS-g-MA增容PC/ABS共混物时,在温度 240C左右进行共混,PC/ABS-g-MA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冲击强度显著地大于PC与未接枝的ABS共混物。当PC/ABS-g-MA共混比为50/50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在52MPa左右,弯曲强度在75MPa左右,冲击强度在600J/m左右。而PC/ABS(50/50)共混物,共混物的拉伸强度约为47MPa,弯曲强度约为50MPa,冲击强度约为100J/m。又如PC/ABS(65/35)共混物,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约为6.92%,缺口冲击强度约为52.7J/m。而PC/ABS-g-MA(65/35)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达51.2%,冲击强度达745.1J/m。
PC与ABS共混采用PMMA作为增容剂时,ABS中丁二烯含量越大时,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也越大。如采用丁二烯含量为18%、丙烯腈含量为35%、苯乙烯含量为47%的ABS与PC共混(PC/ABS=30/70),共混温度为240~270℃时,PMMA的用量在6%左右时,共混物具有*的冲击强度。
PC与ABS共混时,由于ABS耐老化性较差,故共混物中一般需加入防老剂,如防老剂KY-7910及防老剂TPP等。共混物中防老剂的用量会影响共混物熔体的流动性,同时还会影响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如PC/ABS(70/30)共混物分别加人防老剂KY-7910及防老剂TPP时,共混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会随防老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熔体的流动性增加。而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则随防老剂用量的增加而下降。
PC与ABC共混时,也可采用聚氯乙烯(PVC)作为增容剂,在PC/ABC共混物中加入少量的PVC对PC的冲击强度有一定的改善。通常PC/ABS共混物中PVC增容剂用量为1.5%~3%。PVC对共混物的增容性能随共混比的不同而不同。此外,PC与ABS共混时,其共混物的性能与共混工艺控制有关。如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共混时,在不同的机筒温度及螺杆转速下,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不同。
电 话:+86 512 36622455
传 真:+86-512-36874501
手 机:+86 13358057724
邮 箱:armandliu@foxmail.com
地 址:江苏省昆山开发区富春江路13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