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磷酸铝在热熔胶,聚丙烯,TPE,TPU线缆,PVC,灌封胶等材料中具有较好的阻燃效果,在白色系材料体系中比红磷更加有优势。在热熔胶中添加25-30%次磷酸铝,5-15%MPP阻燃剂,结果测试阻燃效果较好,但是发现复合阻燃剂也存在对热熔胶的粘度影响较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解决办法呢?

一,粘度升高的原因
次磷酸铝的粒径比较细,D50<5μm,所以其比表面积大,与热熔胶接触界面多,摩擦力更强,25%添加量下粘度提升比较明显。未改性的无机粉体阻燃剂表面亲水,与疏水树脂热熔胶材料的相容性差,易团聚导致粘度异常升高。粉体阻燃剂在热熔胶中易形成 “空间交织结构”,增加流动阻力,破坏了液体原本均一的连续结构,增加了内部摩擦和流动阻力,从而提高了粘度。粉体的细小颗粒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相互吸引,形成一种三维的、絮凝的网格结构,也是造成粘度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
二,解决办法
要使得热熔胶开始流动,克服屈服应力,必须首先破坏这个脆弱的网络结构。一旦结构被破坏,粘度就会下降。从这个原理来看,次磷酸铝使用经过硅烷偶联剂或其他表面处理剂后,能防止粉体团聚,确保其在基体中均匀分散,同时表面处理后其流动性,分散性更好,摩擦力减弱,与热熔胶的相容性增加,减小粉体和胶水的交织密度,对范德华力也有一定抑制。所以改性次磷酸铝能很好的减轻对热熔胶的粘度。
次磷酸铝通过硅烷偶联剂的有机官能团与树脂结合,无机官能团与次磷酸铝阻燃剂表面反应,增强界面结合力,阻燃剂在 80℃下烘干2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是去除阻燃剂表面吸附的水分,否则会影响包覆工艺中的偶联反应。选取硅烷偶联剂KH -550或钛酸酯偶联剂,按体系总质量 0.5-2% 的比例,将其溶于95%的乙醇,搅拌均匀后静置片刻,让硅烷偶联剂充分水解。将次磷酸铝粉体加入处理液中,在40-60℃下搅拌 1 -2小时,使水解后的硅烷偶联剂均匀吸附在次磷酸铝表面并发生键合反应。过滤出粉体,在100-120℃下干燥 3-5小时,去除残留溶剂,完成包覆。包覆改性后的次磷酸铝在 EVA、热熔胶,聚氨酯胶水,灌封胶,丙烯酸等树脂中分散性会大幅提升。
电 话:+86 512 36622455
传 真:+86-512-36874501
手 机:+86 13358057724
邮 箱:armandliu@foxmail.com
地 址:江苏省昆山开发区富春江路13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