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燃烧过程包括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反应,次磷酸铝在木材中阻燃效果不好,聚磷酸铵,尿素等对木材具有一定阻燃效果。木材的燃烧机理与塑料,树脂,涂料,纸张的阻燃机理,过程有较大区别。木材燃烧具有可燃产物多、火焰大、温度高、蔓延快等特性,木材燃烧和蔓延的速度主要取决于木材的种类、表面积与体积的比例、环境温度、通风条件以及木材的含水率等因素。木材的燃烧过程,燃烧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一,木材燃烧过程
1,干燥阶段
110热分解进行缓慢,化学组分几乎没有变化,此时是吸收热量、放出木材吸湿性组分吸着的水分
2,预炭化
温度在110~200的时候,木材碳水化合物开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水蒸气和少量可燃性气体(一氧化碳)
3,碳化
206-280℃木材热分解出一氧化碳、甲烷、乙烯和乙炔等可燃性气体
4,燃烧
350~425℃热分解的残余物质炭表面与氧反应形成固相燃烧
因此,木质材料需要通过热分解生成可燃气体而形成气相燃烧。热分解剩余的残渣---碳的燃烧是固相燃烧(非均相燃烧)。
二,木材燃烧机理
根据木质材料的燃烧机理,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认为木质材料的阻燃机理有如下几种。
1,增炭理论(或挥发物降低理论)
阻燃剂可降低木材热解的初始温度,使木材在分解时,尽量少形成可燃烧的气体和焦油,多形成木炭和水分。阻燃剂催化木材热解过程,使它朝着产炭量增加和可燃性气体减少的方向发展,以形成表面的木炭保护层,抑制了有焰燃烧。
2,热理论
阻燃剂可以增加木材的导热性,使木材表面的散热速度大于热源的供热速度;阻燃剂的化学和物理变化,可吸收大量的热量,以防止木材表面达到燃点状态。由于阻燃剂在木材中起散热、吸热和隔热作用,有效地抑制木材达到热分解温度和着火点。
3,障碍理论
阻燃剂形成液体或玻璃状隔层,阻止木材热解时易燃产物扩散,并阻碍空气接触木材表面;阻燃剂可在木材表面形成涂层泡沫,使木材表面与火源隔绝,不接触空气,阻止木材热分解。
4,不燃气体稀释理论
阻燃剂分解释放出不可燃气体,降低了木材分解时产生的可燃气体浓度,使之形成气体的混合物,干扰了燃烧连锁反应,并降低燃烧面周围(或阻燃胶合板外层)的热量。
5,自由基捕获理论
阻燃剂在木材达到热解温度时释放出离子基,这些游离基能捕获木材燃烧时释放出的活性极强的·OH自由基和H离子,干扰连锁燃烧反应,限制了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的燃烧范围。
电 话:+86 512 36622455
传 真:+86-512-36874501
手 机:+86 13358057724
邮 箱:armandliu@foxmail.com
地 址:江苏省昆山开发区富春江路13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