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铜分为无水和二水两种化合物,其CAS号分别7447-39-4/10125-13-0,UN编码为2802,化学分子式为CuCl2,氯化铜的含铜量为37.5%,常温下的溶解度为75.7 g/100 mL,水溶液根据浓度不同呈现蓝色或绿色。和次磷酸钠,硫酸铜,硫酸镍,氯化镍等都是电镀的常用原料。氯化铜在电镀,化学镀,防腐,染色,杀菌,除草等行业具有广泛的用途。氯化铜的制备及提纯工艺如下。
一,原料及配方
氧化铜(或碳酸铜)140;30%盐酸360;30%次氯酸钠90;水适量
二,生产及提纯工艺
1,氯化铜的合成
将一定量的盐酸放入耐酸缸中,慢慢加入氧化铜,边加边搅拌,至溶液pH值为2,浓度为35~37%时,反应完毕,静置澄清。
2,氯化铜的水解除铁
将澄清液移入另一缸中,加入次氯酸钠,使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水解过滤除去。
3,浓缩结晶
将除铁后的滤液,加热浓缩,至溶液中出现晶析为止。再冷却结晶(从氯化铜水溶液生成结晶时,在26~42℃得二水盐,在15℃得四水盐,在15~25.7℃得三水盐,在42℃以上得一水盐)。
4,离心脱水、干燥 取出结晶,离心脱水,然后控制温度在 60~70℃下干燥16h左右,即得氯化铜成品。
利用氧化铜或碳酸铜与盐酸作用而制得。发生下列反应:CuO+2HCl---CuCl2+H2O或CuCO3 + 2HCl---CuCl2+H2O+CO2↑,由于氧化铜或碳酸铜中往往含有铁等杂质,采用氧化剂次氯酸钠可将溶解于其中的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在水中形成Fe(OH)3沉淀物,过滤除去,这样便达到提纯氯化铜的目的。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其他杂质,比如磷酸盐,硫酸盐,铅,铬,钙等杂质的去除比较繁琐,所以氯化铜在生产的过程中原料的纯度显得特别重要,后期除杂提纯只能作为辅助手段。
电 话:+86 512 36622455
传 真:+86-512-36874501
手 机:+86 13358057724
邮 箱:armandliu@foxmail.com
地 址:江苏省昆山开发区富春江路1377号